在投资界,人们经常争论价值投资是不是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不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是否控制回撤等问题。在我看来,这些争论均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仅仅是在理念层面上争论,也终究争论不出个结果来。其实转换一下视角就明白了,因为我们投资的是具体的一家企业,或者叫做企业投资人,这样就“逼迫”我们必须以企业拥有者的身份与心态去看自己所持的企业,这就好比自己拥一个农场,关注的焦点是我们今天的播种究竟是什么,以及明天的收获是多少,而不是周边人给你乱糟糟的各种报价。这样一想就明白了,所谓的买入或卖出,所谓的持有或长或短,均应从自己这个农场的长期收益出发。 当然,我们买什么样的“农场”,比如商业模式是否差异化,其“农场”文化是否优良,是我们必须考察的重要问题,但这又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
研究段永平说的东西,可以将他投资思想的精髓浓缩成为“三把尺子”:一是好的商业模式(差异化)。仅仅是这一把尺子,就把大多数上市公司给过滤掉,甚至是完全可以无视它们了。当然,对于何谓好的商业模式,每个人理解的可能不同,但好的商业模式是具有共同点的,我本人将之抽象为“五性”标准,即长寿性、稳定性、盈利性(受限制盈余少)、成长性,管理层有德性(行)。这五性标准,是我从巴菲特、芒格、费雪等投资思想中抽取出来的,同时也是从现金流折现模型中推导而来的。我自认为,还是有点“经典”的,呵呵。二是好的企业文化。何谓好的企业文化呢?用段永平的话说,就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这个思想也与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经营思想一致,即作为人何为正确,判断事情的对错不是以利益出发,而是以是非出发。简言之,就是企业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当然,由于我们人类天生具有喜欢伪装、撒谎的本性,所以,好的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东西,而是贯穿、覆盖、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所以需要投资者自己长时间的去感知它。而作为企业的局外人,感知它的窍门或者说捷径,就是用心去体验它的产品或服务,因为一个企业文化的优劣一定会充分体现在它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它们就是想伪装也伪装不住的。三是好的价格。好的价格绝不仅仅是看一看PE(市盈率)那么简单,因为在段永平看来,所谓的安全边际就是你对企业的理解度,而且贵不贵要看十年。所以,在投资上你用不着刻意地去择时,如果非要“择时”的话,那就用十年或更长时间的视角去看,如果考虑到个人的机会成本,认为是好的价格就可以扣动板机了。
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价格,其中好的商业模式是一票否决项,如果不符合这一点,那其它就可以无视了。
以上,是我自己学习段永平投资言论的一点心得,当然,我也可能会以偏盖全,这里分享出来仅供参考。
观察投资、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人,我认为激励机制是把刀,用这把刀去看问题,一切便容易让自己看得通透,并容易直中要害。当然,我说这个激励机制绝不仅仅是有形的奖励制度等层面,它还包括一些无形的东西。
比如,在家里我们有意或无意间,对自己孩子的奖赏和言语鼓励,就会引导着他们将来的言行;在一个单位,最终是什么样的人会得到提拔和奖励,将会引导着一个单位的文化;在企业,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得到重用,并且分配更多的奖金报酬,什么样的人才被安排到重要岗位,这样无疑也引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就是我们平时的运动锻练,也会有一种激励机制在起作用的,比如,可以让自己身材更均称、更健壮、更美丽,进而会“激励”自己长久坚持下去。可以说激励机制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我们日常的一切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均会受到这种激励机制的支配,只是我们习焉不察而已。比如正像我以前所说过的,一些人天生喜欢投机钻营,凡事喜欢走捷径,并且最终让他们尝到了很多甜头,于是这种强大的激励机制就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若想改变恐怕也难,这也是一些人一进入股市这种强大的激励机制便会发生作用的主要原因。当然,股市可爱的一面是“冰泠无情”,它只奖赏那些应该奖赏的人,而那些变态的激励机制在这里就不会发挥任何良性作用了,甚至最终还会害了那些已习惯拥有变态激励机制的人。
我们计算一下:
1、1960年代,夫妇二人计投入5万美元,至1998年8亿美元,38年复利增长29.01%;2、1970年股价为42美元,至1998年,股价为77200美元,28年复利增长30.79%。
这个财富增长的故事,无疑要归功于巴菲特,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奥思默夫妇几十年的坚守!——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坚守或许更加不容易!
每每看到这样的复利故事,我本人就不免有些热血澎湃,并喜欢讲给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投资朋友们听一听。
作为普通的投资人,我们虽然达不到巴菲特这样高的复利水平,但是只要自己拥有一定的本金,保持12-15%的复利增长,三四十年下来,就可以让自己拥有一笔可观的财富了。
我很庆幸目前自己正走在这样的复利之路上!
不知投资的朋友是否有这样的感触,就是巴菲特的东西让人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所以,大凡巴菲特说过的话,我时不时地就品读一下,或者在网上碰到有关巴菲特的东西也总是着意浏览一下,比如最近,我阅读到了2003年他在他的母校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篇经典演讲稿,时不时地为他的所表达的智慧与幽默所感动(典型的巴式幽默更让人欲罢不能),其中有两段我觉得可以上升到“语录”级别:
1、我告诉我的管理者,我可以做一份1000页的企业道德指南,我可以用成百上千条规定,但实际上,你需要做的就是想想,如果你做的事明天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当你的父母、你的配偶、你的孩子、你的邻居、你的同事读到了这则新闻,如果你会因此而坐立不安,那就别做这种事了。
2、“我们可以承受金钱的损失,甚至是巨大的金钱损失,但我们无法承受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名誉上的损失。这一点始终排在第一,无论过去多少年它都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要我说的话,我不希望雇佣聪明有活力,但没有诚信的人;如果你没有诚信,我宁愿你既愚蠢又懒惰,这样就不会去欺诈或做其他的坏事。”
在我比较年轻时期,我曾经受到过一些教育,灌输到我头脑中的认知便是,一提资本家,便觉得是“万恶的资本家”,但阅读巴菲特的东西,总是颠覆我过去的认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